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首页 > 新闻 > 新闻动态 > 园区要闻 > 详情
数字工业与外贸数字化生态共创系列论坛在江宁开发区开启
2022-09-14 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9月9日下午,数字工业与外贸数字化生态共创系列论坛在南京市江宁开发区管委会正式启动。在当天举办的首场论坛上,业内权威专家和头部企业代表以“数字技术赋能中国制造扬帆出海”为主题,就如何提升制造业出海业务的全方位数字化转型和创新水平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东南大学副校长黄大卫,江苏省工信厅副厅长张星,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原二级巡视员、江苏省产业海外发展和规划协会顾问张瑞丽,江宁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刘群出席活动并致辞,江苏省台联会长、全国人大代表、台盟中央常委邹振球,江苏省对外经贸会计学会会长王远见、东南大学国家科技园总经理贾方出席会议。江苏省苏商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江苏经信智能制造研究院董事长俞文勤主持。

      专家把脉 数字赋能“智造”出海

      2021年,商务部等24个部门制定了《“十四五”服务贸易发展规划》,首次将“数字贸易”列入服务贸易发展规划;同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意见》也提到了“提升传统外贸数字化水平”;在今年举办的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数字贸易发展趋势和前沿高峰论坛”上,一系列支持数字贸易发展的政策信号持续释放。而伴随着中国制造强国建设进程持续深化,对高品质、多元化的数字贸易的需求也持续增加。

      会上,东南大学教授倪中华 、菲尼克斯(中国)总裁顾建党 、绿道云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孙晓青 、德勤税务及商务咨询团队总监严凌 、江苏用友畅捷通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总经理李哲结合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环境,把握产业升级新机遇,分别围绕“创新—制(智)造之魂”“连接智能的世界 共塑数字工业新未来”“全球供应链重构之下的外贸数字化再连接”“业财税一体的税务数字化转型趋势”“用友智改数转助力外贸企业发展”等进行了主题分享,汇聚行业观点,研判未来趋势,剖析中国制造外贸数字化转型升级过程中的一系列重要领域、关键环节、主要因素,为企业通堵点、解难点。

      通过“技术溢出效应”,大数据、5G、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数字技术不仅打通了制造业自身生产的堵点,推动产品及业务的智能化,大大提高了企业生产力,也通过打造智能物联的全球业务平台,实现“跨境供应一条链,全球业务一张网”,推动制造业生产效率提升和供需协同加“数”跑。

      与会嘉宾认为,传统贸易数字化和数字技术工具的发展是制造业外贸数字化发展的内生动力。一方面要加大对高新技术的研发投入和使用推广,使数字技术工具赋能数字服务贸易发展;另一方面也要推动企业通过共建孵化平台和建立研发战略联盟等多种方式强化数字技术研究和服务供给的跨界合作,用数字技术提升各环节运营效率,赋能中国制造企业,提升外贸国际竞争力,擦亮“中国智造”新名片。

      数实融合 跨境触网链上发力

       企业跨境触网、踏“云”出海,离不开企业自身的“金刚钻”功夫,也离不开外贸主体服务优化。在此背景下,构建“数字产业生态共同体”成为推动制造业数字化出海的重要抓手。

      现场,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绿道云科技有限公司分别与江苏省产业海外发展和规划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将通过强化相关各方在供应链管理服务领域的合作,以“链上发力”为制造业提供海关、物流、退税等全方位数字化平台服务和技术支持,助力制造业跨境数字贸易转型升级。同时,现场还举行了绿道云数智服务生态伙伴授牌仪式。依托数字外贸“新基建”赋能,包括华为(南京)沃土工场、菲尼克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德勤、用友、天河智造、工业速派等在内的十余家企业将有望加速实现贸易“全球通”。

      “数字发展、风险防控、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这是江苏省和南京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面临的重要课题。”在张瑞丽看来,在此背景下,集聚政、产、学、社会组织等力量,打造服务江苏省高质量“引进来”、高水平“走出去”的一流的合作交流平台,将助力南京市新型数字产业发展,推动数字经济领域内国际国内对话与沟通,共谋产业数字化发展新路径。

      而作为一家专注于制造业跨境供应链智慧管理的科技服务企业,在随后举行的专场商务交流会上,绿道云也宣布正式入驻江宁开发区九龙湖国际企业总部园,切入企业应用场景,助力企业解决外贸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不敢转、不会转的问题。

      孙晓青表示,制造企业在跨境供应链管理过程中常常面临料号多、流程繁、效率低、协同难等场景痛点。“绿道云在国际贸易数字化发展中积累了大量的先进经验,未来,我们希望能借助这个平台,立足园区,服务好江宁区的制造业企业,同时,辐射南京及周边都市圈,以‘上云用数赋智’为重点突破口,凭借全球化、数字化和高效协同的供应链服务能力以及对制造业跨境供应链转型需求的深刻理解,在贸易合规、海关管理、供应商协同、加工贸易、出海营销、贸易融资、大数据辅助决策等场景为制造业企业数字出海赋能添智。”

      红利共享 效率提升供需协同

       据悉,此次论坛由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指导,江苏省产业海外发展和规划协会、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主办,江苏东大金山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中国科协海智计划江苏(南京)东大科技园基地协办,绿道云科技有限公司、菲尼克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东南大学校友创投俱乐部承办,采取线下会议形式,旨在进一步服务江苏省高质量“引进来”、高水平“走出去”,助力南京市新型数字产业发展,推动江宁区智能工厂、制造业企业运用数字技术和数字工具改造升级。

      论坛将采用常态化形式,每月将集聚政、产、学、社会组织等各界资源,在合作搭建新型智库的同时,建立线上线下融合、境内境外联动的营销体系,优化外贸全流程各环节,集成数据资源,加强信息共享,拓宽订单渠道,提升外贸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将江宁区开发区打造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

      张星在致辞中表示,当前不同规模的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差别巨大、数字鸿沟明显,政策传导效果有待提升,制造企业尤其是中小型制造企业“不敢转、不能转”问题依然突出。他认为,各方应携起手来共同构建中小制造企业数字出海联合生态,解决企业参与国际竞争面临的诸多问题。同时,张星指出,要充分发挥江宁开发区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的载体作用,联合东南大学等省内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中小企业数字化人才蓄水池,加强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内驱力建设,推动数字工业和数字贸易等创业创新项目落地,助力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提升。

      江宁开发区是南京对外贸易的重点板块之一,也是国家重要的制造创新基地。面对制造业外贸数字化的新机遇,通过用好数字技术这个“关键变量”,激发“外贸经济”活力,有望在动能转换中切实提升制造业企业发展质效,为园区制造业外贸转型发展提供“关键增量”。近年来,江宁开发区主动拥抱数字化浪潮,深入实施制造业“智改数转”计划,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先后出台“智改数转八条”“专精特新八条”等专项政策,打造“智改数转”创新发展高地。截至目前,江宁开发区已建成省级工业互联网示范平台5家、标杆工厂7家、示范智能车间26家,2022年实施“智改数转”相关项目130个。特别是在外贸领域,园区 70%以上外贸企业均为工业企业,同时园区拥有菲尼克斯、华为沃土工场等一批智改数转服务商,在跨境出海、工业品跨境、外贸供应链数字化等方面,拥有外贸数字化的先天基础和巨大优势。

     


上一篇:省委党校省管干部进修班来江宁开发区开展现场教学
下一篇:市生态环境局来江宁开发区开展“百团进百万企业千万员工”安全生产专题宣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