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芬合作,以绿为媒。6月27日下午,江苏-芬兰能源转型经贸合作交流会在江宁开发区举行。本次活动由芬兰驻上海总领事馆、江苏省商务厅主办,南京市商务局和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承办。芬兰经济事务和就业部部长威利·吕德曼、芬兰驻上海总领事嵇安诺、商务部欧洲司二级巡视员韩晓东、江苏省商务厅厅长陈涛、江苏省能源局副局长汤和银、江宁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王爱军、江宁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刘群、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发展联盟秘书处主任宋雨燕出席会议,南京市商务局二级巡视员庄岩主持,芬兰知名企业高管、省市区及开发区相关业务部门同志、园区20多家重点企业代表参加活动。
会上,江苏省商务厅厅长陈涛在致辞中指出,江苏是外经贸大省,实际使用外资一直位居全国首位,进出口总额位居全国第二。芬兰所在的欧盟是江苏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二大外资来源地和第三大投资目的地,希望中芬双方企业就深化能源转型经贸合作进行深入交流探讨,找到互利合作的机遇,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
芬兰经济事务和就业部部长威利·吕德曼在致辞中表示,芬兰与江苏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众多芬兰公司在江苏开展业务,尤其是在绿色能源、绿色建筑、循环经济等领域提供了一批技术解决方案,期待中芬双方在能源转型、绿色环保等领域深化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
江宁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王爱军在致辞中强调,作为欧洲新能源技术的先行者和执牛耳者,芬兰在能源转型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江宁开发区智能电网产业与芬兰的新能源产业深度契合,在特高压、大电网安全稳定、电网调度自动化和继电保护等重要板块技术国际领先,同时在绿色环保产业上,开发区集聚了光大环境、中电环保、杰科丰等一大批知名环保企业,聚焦水、大气、土壤等方面的环保技术开发应用,与芬兰有着多方面的合作前景。希望双方企业进一步深化交流,双向奔赴,携手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深度开展能源使用创新、应用场景创新、能源技术创新,共创绿色发展新未来。
芬兰驻上海总领事嵇安诺在致辞中感谢主办方为筹办这次活动所付出的努力,芬兰与江苏合作源远流长,江苏拥有众多制造业企业和工业园区,其中一些企业以过硬的产品质量和创新技术走在中国前列,期待双方企业坦诚交流,挖掘合作空间,努力在项目层面达成具体合作成果。
活动现场,瓦锡兰、维美德、奥林等10余家芬兰知名企业高管和江宁开发区中电环保、华创环境、大唐环保等20余家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就深化能源转型经贸合作开展交流。江苏省能源局副局长汤和银首先介绍了江苏省在清洁能源和能源转型方面的发展情况和近几年取得的成果,芬兰国家商务促进局中国区负责人田马可也对芬兰在能源转型发展取得的突出成效作了重点推介。
最后,中芬双方企业就绿色低碳和能源转型,分享了各自在转型发展中的成功经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发展联盟秘书处主任宋雨燕、英飞源中国区副总和国电南自副总工程师,芬兰瓦锡兰公司副总裁、芬兰维美德公司中国区总经理、芬兰奥林公司中国区总经理分别作了经验案例分享。
下一步,芬兰、江宁双方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强化交流合作,围绕绿色能源转型、绿色环保领域,深度挖掘在清洁能源、节能降碳、零碳技术、能源互联网等方面合作潜力,全面发挥中芬双方知名企业的技术优势、产品优势和人才优势,叠加江宁开发区智慧电网产业优势和营商环境优势,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携手开展绿色能源及低碳技术创新,共筑绿色产业生态,推动经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芬力量。
据了解,作为走在全国前列的国家级经开区,江宁开发区积极抢抓国家“双碳”战略机遇,自觉把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深度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大力推广绿电应用,在南京市率先实现零煤炭消耗,成为国家首批碳达峰试点园区,编制发布“国家碳达峰试点实施方案”,出台全市首个绿色发展专项政策,打造了南瑞继保微电网、金智科技近零碳园区、南京首个国资载体无线谷光储一体化微电网、南京首个光储超充放交能融合示范站等国内先进的新能源示范项目,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4家、国家级绿色供应链企业1家、省级绿色工厂13家,构筑起以智能电网、绿色智能汽车、智能制造、绿色环保等创新型产业为主导的“4+5+3+1”现代产业体系,用占南京市5%左右的建设用地和4%左右的工业能耗,创造了全市10%左右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的地区生产总值,20%的工业经济和外资外贸,经济发展呈现“结构优、效益好、消耗少”的特点,先后获得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国家绿色园区、新能源示范产业园区、绿色低碳示范园区等荣誉称号。